在这个10个人里面有9个人有单反,8个人是摄影师的年代,我想谈谈为啥我还在摄影。
做什么事情都是有理由的,没有理由的行动都不会长久。就像有的人拿着相机是为了泡妹子,为了提升逼格... 言归正传我不是想要吐槽,我的意思是,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摄影师,首先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。很多人说了,理由有很多啊,记录生活的美,记录青春,记录家庭,赚钱,YP... 我想多问一句:这些原因是你认真思考过的,并且让你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么?
那么我已经提到了,在这个单反已经变成接机那么的年代,怎么才可以从众多的爱好者中跳出来——也许还真要靠你的理念。就像你做行为艺术,如果你脱掉裤子在街上走,大家觉得你是神经病、暴露狂;相比起来,宣扬打破传统上下解放,号召世界无裤日的活动——同样脱掉裤子,一个牛逼一个下流,行为相同理由不同就可以造成这么大差别。
再好比有个牛逼摄影师去尼泊尔拍的一组苦行僧的照片,于是一大群人都跑去拍尼泊尔拍苦行僧,引申去西藏一下毫无意义的去拍藏族老人的。大家会记住第一个摄影师,因为他为大家开创了全新的视角,但是后面的人学的只是表面上的东西(老人?皱纹,说白了哪里都有),陷入越来越多的重复却忽略了最主要的东西:能让第一个摄影师脱颖而出的不是尼泊尔也不是苦行僧,而是第一次去开创这个视角的努力。
类似隐隐要被拍烂的东西还有银河和星轨。我不是不尊重摄影师们爬山下水去到很偏远的山区所付出的努力,相反我非常理解也非常尊重这份毅力。我也在零下30度的雪地里拍过银河,我了解这份感受。但是我要讲的是,如果没有一个更好的理由,也许你仅仅是在机械的重复着前人的活动,那么就休怪没人鸟了。
所以,要坚持摄影的话,我就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好的理由。
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理由,好坏也是主观的,关键是找到你自己的那一个,关键是要坚持下去。
想当年让我拿起相机的原因纯属偶然:作为化妆师的我拿着合作伙伴(也就是摄影师)的图片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做宣传引起了合作伙伴的强烈不满 —— 说我用他拍的照给自己宣传。我想了想,觉得既然伙伴不愿意以这样方式,我也不能强求,如果一直合作下去的话也许这样的矛盾也会持续下去;于是干脆自己拍好了。那时候想法就那么简单,也很俗。
那年我25岁,思想还完全是小女生,拍照的目的仅仅是拍“好看的人像照片”。当时很迷恋某些网络上很火的糖水摄影师。爱什么就拍什么呗,于是我拍过很多很多的糖水照,有的好有的坏。(噗,靠妹子的东西有什么好显摆的)
我承认我当时的思想太简单,理由也太简单,所以拍出来的东西也不够深。这个理由持续了大半年,就无法再维持下去了。当时的我已经可以拍出“相对好看的照片”,目的达到了,我需要找到一个更好的理由让我坚持下去。不然我自己都找不到说服自己拿起相机的原因。
我可以细数我自己拥有的:女,27岁,地理系博士生,兼职摄影。全套装备包括5D2, 50 1.8 ,85 1.8 和16-28 2.8。幼时学过些许国画,后来在影楼学过化妆。2011年8月开始摄影,之前是学生兼化妆师。
我没有过人的设备,没有钱,没有过人的时间和精力,简单的说我各种普通,怎么才可以用我拥有的东西contribute到整个population呢?好吧,还有一点,地理系——这是个好理由。于是我找到自己摄影的理由了:通过摄影普及地理知识,以提高大众对地理科学以及自然灾害的了解。我觉得是个可行的方法:现今大众对自然灾害的了解还严重不够,至少不足以产生理性的判断和应对; 而我正好处在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,可以接触到各种地质海洋的研究。那我要用我自己的方式让大众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,对地理科学产生appreciation,对自然灾害产生相对科学的认识以及科学的应对方法。
确定了这个理由的副作用就是:乃们没发现么,我很少拍人像了啊尼玛!
拍于夏威夷以北6海里的小岛附近,由于海底火山活动形成的小岛
(夏威夷科考记录正在更新中...)
同拍于夏威夷以北的小岛
菲律宾马荣火山科考时候拍摄,
马荣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,
几乎每隔10年就会喷发一次。
要了解马荣火山可以找我的菲律宾科考相册。
极北之地的村庄
近距离观看岩浆,后面的山都是岩浆形成的。
在自然力之下,人真的如同蝼蚁,想象火山爆发时候的样子,所有的山都是融化的岩浆。
PS: 野外科考其实很辛苦的,不是旅游。